博客
关于我
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快点击我
HTTP协议之chunk介绍
阅读量:7049 次
发布时间:2019-06-28

本文共 2218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7 分钟。

http chunked

 

当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一个静态页面或者一张图片时,服务器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内容大小,然后通过Content-Length消息首部字段告诉客户端需要接收多少数据。但是如果是动态页面等时,服务器是不可能预先知道内容大小,这时就可以使用Transfer-Encoding:chunk模式来传输数据了。即如果要一边产生数据,一边发给客户端,服务器就需要使用"Transfer-Encoding: chunked"这样的方式来代替Content-Length。

 

在进行chunked编码传输时,在回复消息的头部有Transfer-Encoding: chunked

 

编码使用若干个chunk组成,由一个标明长度为0的chunk结束。每个chunk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该chunk的长度,第二部分就是指定长度的内容,每个部分用CRLF隔开。在最后一个长度为0的chunk中的内容是称为footer的内容,是一些没有写的头部内容。

 

chunk编码格式如下:

[chunk size][\r\n][chunk data][\r\n][chunk size][\r\n][chunk data][\r\n][chunk size = 0][\r\n][\r\n]

 

chunk size是以十六进制的ASCII码表示,比如:头部是3134这两个字节,表示的是1和4这两个ascii字符,被http协议解释为十六进制数14,也就是十进制的20,后面紧跟[\r\n](0d 0a),再接着是连续的20个字节的chunk正文。chunk数据以0长度的chunk块结束,也就是(30 0d 0a 0d 0a)。

 

 

分块传输编码

分块传输编码(Chunked transfer encoding)是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中的一种数据传输机制,允许HTTP由网页服务器发送给客户端应用( 通常是网页浏览器)的数据可以分成多个部分。分块传输编码只在HTTP协议1.1版本(HTTP/1.1)中提供。
通常,HTTP应答消息中发送的数据是整个发送的,Content-Length消息头字段表示数据的长度。数据的长度很重要,因为客户端需要知道哪里是应答消息的结束,以及后续应答消息的开始。然而,使用分块传输编码,数据分解成一系列数据块,并以一个或多个块发送,这样服务器可以发送数据而不需要预先知道发送内容的总大小。通常数据块的大小是一致的,但也不总是这种情况。
原理
HTTP 1.1引入分块传输编码提供了以下几点好处:

HTTP分块传输编码允许服务器为动态生成的内容维持HTTP持久链接。通常,持久链接需要服务器在开始发送消息体前发送Content-Length消息头字段,但是对于动态生成的内容来说,在内容创建完之前是不可知的。

分块传输编码允许服务器在最后发送消息头字段。对于那些头字段值在内容被生成之前无法知道的情形非常重要,例如消息的内容要使用散列进行签名,散列的结果通过HTTP消息头字段进行传输。没有分块传输编码时,服务器必须缓冲内容直到完成后计算头字段的值并在发送内容前发送这些头字段的值。

HTTP服务器有时使用压缩 (gzip或deflate)以缩短传输花费的时间。分块传输编码可以用来分隔压缩对象的多个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块不是分别压缩的,而是整个负载进行压缩,压缩的输出使用本文描述的方案进行分块传输。在压缩的情形中,分块编码有利于一边进行压缩一边发送数据,而不是先完成压缩过程以得知压缩后数据的大小。

格式
如果一个HTTP消息(请求消息或应答消息)的Transfer-Encoding消息头的值为chunked,那么,消息体由数量未定的块组成,并以最后一个大小为0的块为结束。每一个非空的块都以该块包含数据的字节数(字节数以十六进制表示)开始,跟随一个CRLF (回车及换行),然后是数据本身,最后块CRLF结束。在一些实现中,块大小和CRLF之间填充有白空格(0x20)。最后一块是单行,由块大小(0),一些可选的填充白空格,以及CRLF。最后一块不再包含任何数据,但是可以发送可选的尾部,包括消息头字段。消息最后以CRLF结尾。
例子
编码的应答
HTTP/1.1 200 OK
Content-Type: text/plain
Transfer-Encoding: chunked
25
This is the data in the first chunk
1C
and this is the second one
3
con
8
sequence

0

 

编码应答的解释[编辑]

前两个块的数据中包含有显式的\r\n字符。
"This is the data in the first chunk\r\n"      (37 字符 => 十六进制: 0x25)
"and this is the second one\r\n"            (28 字符 => 十六进制: 0x1C)
"con"                              ( 3 字符 => 十六进制: 0x03)
"sequence"                          ( 8 字符 => 十六进制: 0x08)
应答需要以0长度的块( "0\r\n\r\n".)结束。
解码的数据[编辑]
This is the data in the first chunk
and this is the second one

consequence

转载地址:http://atdol.baihongyu.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Promise面试题,控制异步流程
查看>>
css-从笔试题中看知识
查看>>
LeetCode刷题——29. Divide Two Integers(Part 1靠自己)
查看>>
前嗅ForeSpider教程:数据浏览与可视化
查看>>
7个开放式的前端面试题
查看>>
dubbo源码解析(二十三)远程调用——Proxy
查看>>
图片无法加载的情况下的优化
查看>>
数据结构与算法 | Leetcode 141:Linked List Cycle
查看>>
推荐给新手的35个好用的Vue开源库
查看>>
简述原型链是什么,有什么用处?若想访问一个对象的原型,应该使用什么方法?...
查看>>
[LeetCode] 675. Cut Off Trees for Golf Event
查看>>
SQLServer之锁简介
查看>>
从点餐小程序说起,谈谈如何从0到1设计一款toB类产品
查看>>
CSS相对定位和绝对定位
查看>>
PHP 协程:Go + Chan + Defer
查看>>
为什么面试完,总是让你回去等通知?
查看>>
断开TCP连接
查看>>
Elasticsearch 参考指南(Avg聚合)
查看>>
利用VisualVm和JMX远程监控K8S里的Java进程
查看>>
Java IO学习一:File类
查看>>